当前位置:首页>头条新闻>正文

我家的两岸故事 2022

时间:2025-09-18作者:苏州新闻阅读:68分类:头条新闻

  近日,《我家的两岸故事2022》主题展在多地陆续开展,一系列承载着个人记忆与家国历史的实物、影像与口述资料,悄然唤起了公众对两岸血脉亲缘的深层共鸣。这些故事穿越时间的长河,勾勒出一个个普通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离合与坚守,也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文化纽带。

  本次主题展由两岸多家文化机构联合推动,以“家的记忆”为主线,广泛征集来自两岸家庭的老照片、家书、证件、日用器物等珍贵物件,配合视频记录与现场讲述,还原了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,再到新时代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。展览中,一封泛黄的家书、一张模糊的全家福、一枚褪色的校徽,无不在无声地诉说着跨越海峡的思念与等待。

  来自浙江的周老先生今年已经九十高龄,他的哥哥于1949年随部队赴台,兄弟二人自此隔海相望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通过海外亲友辗转联系,他们才重新建立了书信往来。在展览现场,周老先生捐赠了兄弟之间往来的一百多封信件。他说:“每一封信都是一滴眼泪,也是一线希望。我们写的不仅是家事,更是那个回不去的时代。”这一叠叠信纸,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的悲欢,也折射出两岸关系从隔绝到逐步开放的历程。

  像这样的故事在展览中俯拾皆是。台商陈先生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同样令人动容。他的祖父生于福建,1949年后留在台湾成家立业,生前最大心愿便是回老家祭祖。直到2003年,陈先生才替祖父完成了这个心愿,并自此频繁往来于闽台之间,最终选择在厦门投资兴业、定居生活。他在展览现场感慨地说:“两岸之间不仅有历史的纠葛,更有剪不断的亲情。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断裂的记忆重新拼接起来。”

  除了个体家庭的叙述,展览还特别设置了“共同记忆”板块,聚焦两岸共同经历的文化印记。比如早期台湾广播节目对大陆听众的影响、琼瑶小说和电视剧在两岸引起的共鸣、闽南语歌曲的传唱等。这些内容生动体现了两岸同胞在语言、习俗与文化上的同根同源,也让不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。

  策展人林枫表示,此次展览并非旨在宏大叙事,而是希望通过微小而真实的个体生命痕迹,呈现两岸关系中人性的温度。“家庭记忆是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历史书写,它不会因政治或时空的阻隔而消失,反而会在适当的时机焕发出愈合与团结的力量。”

  值得一提的是,展览还融入了年轻一代的视角。多位“台二代”“陆生”通过视频短片分享了他们在对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的经历,以及对于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的思考。这种真诚而开放的讲述,为两岸关系的未来注入了新的理解与希望。

  《我家的两岸故事2022》不仅仅是一场展览,更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复苏与传递。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: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海峡两岸始终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。这些故事或许曾被岁月尘封,但从未被遗忘。它们正如一条无声的河流,在跨越山海的奔赴中,终将汇流于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海洋。

  据悉,该主题展接下来还将在广州、成都、台北等多座城市巡回展出,并同步推出线上数字展馆,以便更多民众能够观看并参与互动。主办方也表示将继续征集两岸家庭故事,期待更多被时间掩埋的记忆重见天日,为两岸民间交流增添更多温暖与力量。

上一篇:灵邪记

下一篇:机智的医生生活

相关文章:

1.街角的小王子2025-09-29

2.水浒传之英雄本色2025-09-29

3.永不分手2025-09-29

4.血腥兄弟会2025-09-29

5.毒花劫2025-09-29

6.最后的纹身 (原声版)2025-09-29

7.蓝蝴蝶2025-09-29

8.死神来了2025-09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