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生活信息>正文

舞台姊妹

时间:2025-09-21作者:苏州新闻阅读:61分类:生活信息

  昨夜上海兰心大戏院的灯光暗下又亮起,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舞台。越剧《舞台姊妹》历经三年打磨终于迎来首演,台下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,也有举着场刊静静拭泪的年轻人。这部以越剧发展史为脉络的新编戏,不仅再现了戏班姐妹花月红与竺春花的艺术人生,更织入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匠心传承。

  故事始于1940年代的江南水乡。农家女竺春花为抵债入戏班,与当红旦角邢月红因戏结缘义结金兰。战火纷飞中两人辗转上海滩,从草台班子到繁华舞台,用婉转唱腔在乱世中开辟艺术天地。月红一度迷失于名利场的浮华,春花则坚守“认认真真唱戏,清清白白做人”的信条。最终在时代变迁中,二人殊途同归,将毕生心血注入越剧艺术的革新与发展。

  “我们想展现的不仅是姐妹情谊,更是戏曲人对艺术的敬畏。”总导演徐俊在后台如是说。他特意采用戏中戏结构,让《梁祝》《红楼梦》等经典唱段与剧情自然交融。当竺春花身着素衣演唱“黛玉焚稿”时,台下隐约传来啜泣声——这既是角色命运的回响,也是百年越剧的永恒魅力。

  更令人动容的是幕后传承。七十八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沈于兰亲自指导青年演员的台步,一个转身动作反复打磨二十余遍。“水袖要像云一样轻,眼神要像水一样柔。”老人说着亲自示范,褶皱的手腕翻飞间依然可见当年风采。年轻主演徐叶娜为塑造月红苦练嵊州方言,特意到老戏班旧址采风:“我要让观众看见旗袍背后的汗渍,凤冠下面的绷带。”

  演出至高潮处,晚年月红与春花共同指导弟子排演新编《舞台春秋》。两代人隔着时空同唱“戏比天大”的唱段,舞台机械缓缓升起十二面镜墙,折射出无数个身着戏装的身影。这一刻,传统与现代完成了一场盛大对话。

  散场时戏迷们久久不愿离去。七旬老人陈女士握着节目单感慨:“我母亲当年就是戏班琴师,这些故事就像在说我们家的事。”来自戏剧学院的学生们则围着讨论旋转舞台的运用——传统戏曲正在创新中寻找当代知音。

  据悉该剧已开启全国巡演,下月将回到越剧的故乡嵊州。制作人表示特别设置了惠民票席,要让老戏迷和新观众都能走进剧场:“戏曲不是博物馆艺术,它应该活在当下的掌声里。”

  当大幕最终落下,道具箱上的题字依然熠熠生辉——“舞台小天地,天地大舞台”。这出关于戏曲的戏曲,恰似一面澄明的镜台,照见几代表演者的坚守与痴迷,也映出百年越剧在时代浪潮中的生生不息。

上一篇:那树繁花

下一篇:老五的奥斯卡

相关文章:

1.永恒时刻2025-09-29

2.求求你爱上我2025-09-29

3.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2025-09-29

4.蜜之哀伤2025-09-29

5.蜗牛也是牛2025-09-29

6.蓝色粉末2025-09-29

7.水浒英雄杨志2025-09-29

8.最后的纹身 (普通话版)2025-09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