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新闻>正文

工作的人

时间:2025-09-13作者:苏州新闻阅读:75分类:本地新闻

  晨曦微露时,李明已经骑着电动车穿过半座城市。后座的保温箱里装着三十份早餐,保温杯里是出门前妻子灌好的浓茶。这是他作为外卖骑手的第五年,也是他成为这座城市“毛细血管”中活跃因子的第一千八百多天。

  上午七点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,他小跑着爬上九楼,轻轻将餐盒挂在门把手上。客户备注里写着“夜班护士刚下班,请勿按铃”。退回一楼时,他的运动软件显示已爬升四十八米。这个细节被他偶尔记在朋友圈里,配图是楼道窗外雾蒙蒙的朝阳。

 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数百万劳动者身上发生。根据最新发布的《中国灵活就业发展报告》,全国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、自由职业者等新型就业人群已突破八千万人。他们穿梭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之间,维系着城市机器的精密运转,却很少被聚光灯捕捉。

  在城东的科技产业园,二十六岁的程序员赵思雨刚刚结束连续三十六小时的系统攻坚。团队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即将上线,这意味着像李明这样的骑手能减少百分之十五的冗余路程。但她从没告诉过家人,自己桌上那束干燥花,是去年生日时通过外卖平台订购的——那天她同样在机房守到深夜。

  这种奇妙的联结不仅存在于数字维度。午间高峰期,李明常会在科技园附近接到来自“柒月咖啡馆”的订单。店主阿康坚持给每位外卖骑手提供免费冰饮,这个习惯保持了三年。“他们和我们都靠着双手吃饭,”阿康擦拭着咖啡机说,“区别只是我站在这里,他们奔向远方。”

  奔向远方的人们往往带着特别的牵挂。李明保温箱底层始终放着儿童退烧药和卡通创可贴,这是三年前女儿突发高烧时,陌生药店店员连夜送药留下的习惯延续。他至今不知道那位店员的名字,但此后每次经过药店都会减速鸣笛——某种属于劳动者的暗号。

  夜幕降临时,城市开始展现另一种活力。家政服务员吴大姐刚完成当天第四户家庭的保洁工作,正在地铁上核对明日行程。她手机里存着十七个家庭的钥匙托管授权书,相册中最新的照片是客户家怀孕的布偶猫。“劳动者之间会产生特别的信任,”她说这话时,列车正穿过江底隧道,“就像黑暗里握在一起的手。”

  这种信任正在催生新的职业伦理。有社会学者在调研中发现,相较于传统职场,新型就业群体更重视“契约精神”与“即时反馈”。平台算法评分体系下,每个五星好评都不只是数字,而是具体可感的人际温暖。就像李明手机里那条保存了两年的备注:“骑手先生,雨大路滑,蛋糕化了也没关系”。

  当然,挑战始终存在。上个月的暴雨天里,李明因为路面积水延误配送,收到职业生涯第一个差评。系统自动扣款的同时,他却收到客户追加的短信:“抱歉误点差评,已联系客服撤销。请注意安全。”这场小小的风波让他想起入行时师傅说的话:“咱们这行,风雪在路上,暖意也在路上。”

  暖意正在形成更大的循环。赵思雨团队研发的系统上线后,骑手平均每日减少骑行里程三点七公里。某个周末,她在用户论坛发现一篇长文,作者详细计算了新系统为自己节约的时间成本——这些时间刚好够每天给女儿讲完睡前故事。而作者的头像,是辆装着粉色护膝的电动车。

  今夜又有寒潮预警。李明给电动车换上厚电池时,发现充电站多了个暖饮自助点,纸板上写着“骑手免费取用”。他不知道这是园区物业的设置,还是某个程序员偷偷放置的温暖陷阱。就像赵思雨也不知道,她设计的某个算法路径,正让父亲般的骑手少绕行两个红灯。

  这些劳动者或许永远不会在现实世界相遇,但他们的生命早已通过无数个选择紧密交织。当李明穿过霓虹闪烁的街道,当赵思雨敲下最后一行代码,当吴大姐擦拭完最后一块玻璃,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生动的肖像——无数个认真工作的人,最终让城市变成了温暖的有机体。

  午夜钟声响起时,李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。手机显示今日骑行里程一百八十三公里,相当于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。锁车时他发现车筐里多了个苹果,可能是水果店老板娘放的,也可能是哪个晚归的上班人留下的谢礼。他对着苹果拍了张照,配文只想写两个字:“值得”。

上一篇:邪花劫

下一篇:二妮的山村梦

相关文章:

1.血肉狂魔2025-09-29

2.水浒笑传2025-09-29

3.蛇形刁手2025-09-29

4.蕾蒙娜和姐姐2025-09-29

5.蓝白红三部曲之红2025-09-29

6.神经侠侣2025-09-28

7.新白蛇传之黑山老妖2025-09-28

8.新死亡习作22025-09-28